师资队伍
日期:2019年04月30日
曾洪伟,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交通大学永利69193com(中国)股份有限公司院长。
研究领域:西方文论与英美文学。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大招标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国家留学基金项目1项,省哲社课题2项,省人社厅项目1项,省教育厅项目2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近30篇,50余篇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媒体全文转载、摘要。成果获得省政府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省教育厅三等奖2次。主要开设“比较文学”“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美国生态文学”“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生英语”“20世纪西方文论”等研究生与本科生课程。
杨学云,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外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重庆市高校教师外语学科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
主要学术研究领域: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二语习得、英语教育。在《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外国语文》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各级课题11项,其中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重庆市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5项;主编教材5部,其中“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1部。主要开设“外语教学理论与流派”“学术英语写作”“科技英语翻译”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
章柏成,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会员,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会会员,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入选专家。
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语言习得。已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中国外语》《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国语文》,Discourse Studies, Issue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及GLOSSA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大学生英语现在完成体习得研究:动态系统理论视角”及省级科研项目5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2项、校级科研项目4项。主要开设“语言学导论”“计算机辅助翻译”“普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毛明勇,文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特邀编审,重庆市外文学会副会长,重庆市高校教师外语学科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重庆首批高校青年骨干资助计划教师,北京中交华联百万伯乐奖获得者。现任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兼国际学院院长。
研究领域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二语习得。已在《外国语文》《外语界》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20余部;主研、参研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0余项;领衔主讲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一门、重庆市精品课程三门;主要开设“高级英语写作”“二语习得”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多年教学质量考核均被评为优秀。
黄健平,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博士,重庆市外文学会秘书长,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西部地区外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研究领域为认知语言学、专门用途英语、英语教育。已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跨语言视野下有标记焦点结构的神经认知研究”等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其他省部级项目5项,主研省部级以上项目7项;主编或副主编教材10余部;获得“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等20余项荣誉称号或奖励。主要开设“认知语言学”和“桥梁工程英语”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
陈才忆,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外文系研究生班毕业,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入选专家。
研究领域为英美文学,重点集中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和美国超验主义。在《外国文学研究》《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代表作有《在历史文化传统中展示和剖析自我——评普拉斯“蜜蜂组诗”》(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收录),《分裂的双重性格交织的爱恨之情——奥尼尔《长日入夜行》人物性格》(《外国文学评论》收目),出版专著《湖畔对歌——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交往中的诗歌研究》《英语诗歌的韵律与类型》及《梭罗研究》。主要开设“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影像化西方文化”“西方古典文论”“英美浪漫主义文学”“英美经典小说及其影视赏析”等课程。
曹顺发,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硕士生导师(兼职),西南大学硕士,重庆市翻译学会副会长,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入选专家,2014年获“重庆交通大学第三届十佳教师”称号及“北京中交华联百万伯乐奖”。
主要研究领域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及词汇学,已在《中国科技翻译》《上海科技翻译》《解放军永利69193com(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学报》《天津永利69193com(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学报》《山东外语教学》和《东方翻译》等学术期刊发表过论文。先后开设“英汉互译”“英语词汇学”“英语阅读”“高级英语”及“研究生英语”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钟明国,教授,南开大学翻译学博士,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生导师。重庆市翻译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外文学会会员。
研究领域为中西译论、典籍翻译。已在《外语与外语教学》等学术期刊上先后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出版专著《整体论观照下的文心雕龙英译研究》1部,主译学术著作《剑桥英语用法词典》1部。主要开设“中国译论”“西方译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汉英笔译”和“英汉对比”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李翠英,教授,硕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国家留学基金访问研究学者(悉尼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永利69193com(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语言教育方向学术带头人。
研究领域为功能语言学、教师教育与发展。已在《外语界》、English Teaching: Critique and Practice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参编《语言适应论视野下的搭配动态研究》等著作4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GBP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教师发展同构模式研究”及其他省级项目3项,参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其它省级项目10多项。主要开设“系统功能语言学”“思辨性写作”和“思辨性阅读”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
曾庆敏,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为认知语言学、英语教育。已在《解放军永利69193com(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完成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主研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主持省级重点项目3项、校级项目7项,主研省部级项目5项。主编或副主编教材4部,其中“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主要开设“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大学英语”“商务英语写作”“英语测试”“研究生英语”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罗天,教授,硕士生导师,澳门大学翻译学博士。中国翻译协会会员,重庆翻译学会理事。
研究领域为语篇翻译、跨文化交际与翻译、军事翻译史。先后在《中国翻译》和Perspective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译著2部;副主编和参编教材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汉《海权论》在我国百年翻译与接受研究(1900-2016)”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跨学科视角的抗战时期军事翻译研究”1项、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1项,完成其他省级科研项目3项。主要开设“翻译研究方法论”“翻译史研究”和“翻译研究专题”等课程。曾多次承担企业和政府部门口笔译实践活动并指导学生参加翻译志愿者活动和国内外翻译大赛,指导学生多人获奖。
张周易,教授,西南大学硕士,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会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员,校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督导组成员,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组组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已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重点1项)、校级项目10余项,主编教材2部。主要开设“大学英语”“英语口语”“第一外国语(英语)”“考研英语”“雅思英语(写作)”“科技英语读写译”及“外语课程设计与教学研究”等本科生和研究课程。
张雪梅,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副教授。
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先后在《外国文学研究》《外国语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terary Humanities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英语短篇小说名篇详注》等专著5部。主持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和校级科研(教改)项目四项,参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入选重庆市首届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03);先后荣获川东片区大学英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1996)、四川省高校大学英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1996)等省级以及校级教学奖励10余项。主要开设《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英国文学导论》《高级英语》等英语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
黄弋桓,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博士,西南大学在站博士后。
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语言学、语言哲学、汉语语法。已在《四川大学学报》《励耘语言学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现代汉语独词句的情感与认知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面上资助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独词句情感与认知研究”及省级科研项目3项、校级科研项目3项。主要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用学”“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陈福宇,副教授,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访问学者,重庆市翻译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与跨文化传播。已出版译著5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选择问题研究”,主研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1项,主研省部级项目5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2项。主要开设“基础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写作”等课程。
邱晋,副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博士,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会员,中国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会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认知语言学、专门]用途英语等。已在《当代修辞学》《外国语文》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校级项目4项,主研国家级、省部级项目6项。主要开设“英语阅读”“英语听力”“电气工程英语”及“机械工程英语”等课程。
刘大燕,副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硕士,四川外国语大学校级TEM分级考试审题专家委员会审题专家,曾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访学。
主要研究领域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二语习得与英语教学研究。已在《外语研究》《上海翻译》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翻译《另一种战争》等作品3部,参编教材教辅5部。参与教学科研项目共13项,其中市级项目4项、校级项目9项,并主持5项校级课题。主要开设“高级英语”和“翻译专题研究”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刘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外国语大学硕士,重庆翻译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为外交翻译史、中西文化交流。已在《上海翻译》《东方翻译》《外国语文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英外交早期访华使团翻译研究”及重庆市社科项目2项、校级项目4项。主要开设“高级英语”“英语口译”及“翻译史专题”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邹霞:女,副教授,硕士,重庆翻译学会会员,有丰富的翻译教学经验,曾主编教材六部、出版翻译剧本两部,主持校级课题两项,参研省部级课题一项,并在《山东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和《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主要开设“工程口译”“基础口译”以及“商务翻译”等课程。
郑宇静,副教授,毕业于重庆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获硕士学位。重庆市外文学会语言测试专业委员会会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测试、语言教学与教师发展。已在Language Assessment Quarterly,《外语与外语教学》《中国外语》《中国应用语言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SCI,A&HCI收录1篇,CSSCI收录外语类核心期刊论文2篇,主持外教社“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1项,参与省部级项目1项,参编“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主要开设“大学英语”、“综合英语”等本科生课程。
易宇,副教授,硕士,1991年起一直从事本科“大学英语”教学工作,主讲过“大学英语精读”“大学英语泛读”“大学英语听力”“大学英语语法”和“研究生英语”等课程,教学经验丰富。已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3部,主持校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2项。所任教班级的英语四级通过率多次名列全年级前茅,个别班级四级通过率高达80%以上。先后获得重庆市第四届优秀电教科研成果教材类优秀奖、重庆交通学院优秀教师、重庆交通学院第二届教师“优秀教学质量专项奖”、重庆交通大学首届“优秀教学质量专项奖”等奖项;历年网络测评分数平均高于92分以上。
刘安平,副教授,西华师范大学学士,西南大学硕士,重庆市外语教学研究会理事,重庆交通大学永利69193com(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副院长,曾赴贝宁担任国家公派汉语教师并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英语教育、语言习得。已合作出版专著1部,主编和参编《大学英语每日精练1-4级》《大学英语听力》及《大学英语阅读》等专业教材多部,主要开设“第二语言习得”“商务英语”“大学英语”“公共研究生英语”以及“对外汉语”等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课程。
舒红凌,副教授,上海大学硕士。
主要从事认知语义学、国际汉语教学、中医文化的海外传播等方面的研究。已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建构理论视角下对外汉语初级口语与写作教学的结合模式研究——以非洲留学生为研究对象”等项目研究。曾作为国际汉语教师在非洲贝宁、澳大利亚进行汉语及中国文化传播与课程教学。主要开设“研究生英语”“大学英语”和“留学生汉语”等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课程。
向银华,副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硕士,重庆市翻译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已在《重庆交通大学学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语言与交际研究》Journal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inLanguage Studie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试析广告用语中双关语的翻译”,“Validity of the Principle of Dynamic Equivalence”等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3本,出版译著1部,主研校级科研项目1项,参研2项。先后讲授“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阅读与写作”、“英语视听说”等课程。
张静,副教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
主要研究领域为外语教学,英文合同法。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参编《大学英语朗诵文选》、《大学英语听说教程》、《大学英语每日精炼》等教材共9本,个人独著一本:I CAN SPEAK ENGLISH。主持并完成课题“英文阅读与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研究”一项,参研课题一项。
陈波,副教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在读博士。2004年由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PGDELT项目学习,获研究生文凭证书和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
研究领域为英语写作教学、英语写作能力发展与评价、外语教学课堂评价、外语教师评价素养、外语教师认知与教师发展。已在English Australia等期刊发表论文4篇,参加国际会议并宣读论文3篇,参研各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精品课程建设2门,参编教材、教辅5部。主要开设“外语教师发展研究”“科技活动及学术规范”“英语写作”和“词汇学”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
陈婕,副教授,西南大学硕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翻译研究、语料库语言学。教学资源获教育部优秀奖,重庆市电教科研成果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大学英语实用翻译”“大学英语阅读教程第四册”“大学英语自主听力”3部,副主编教材13部。主要开设“大学英语”“语言测试”等大学英语系列课程。
王敏,副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硕士,重庆交通大学在读博士(桥梁工程与隧道工程专业)。
研究领域为工程翻译、专门用途英语、英语文学。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规划教材《道路工程英语》和《国际工程管理实务英语》2部。主要开设“工程英语”“道路工程英语”“工程材料概论”和“工程英语文献阅读”等课程。
李勇,副教授,西南大学硕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跨文化交际、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已在《解放军永利69193com(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学报》《外语学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主持校级教改课题2项,主研省级科研项目2项,参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编教材3本、词典1部。主要开设“大学英语(I-II)”“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概论”“考研英语”“研究生公共英语”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符晓,副教授,西南师范大学(获英语教育学士学位),英国思克莱德大学(获英语教育硕士学位),重庆市翻译协会会员,重庆外文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教育、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已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国际语言类期刊3篇、外语类期刊1篇,参编书籍2部;合作发表SCI期刊论文1篇;主研省部级重点课题1项、校企课题2项,主持校内课题2项;获2015年全国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复赛一等奖;第三届“外教社杯”英语专业教学大赛重庆赛区三等奖,重庆交通大学优秀教案评比一等奖,教师优秀教学质量专项奖等。主要开设“英语高级听力”“高级英语”“研究生公共英语”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郭敬谊,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英语学士,杭州大学英语专业研究生班毕业,英国斯旺西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从事ESP工程英语教学,已主编高等院校教材《隧道工程英语》,出版专著《跨文化视域下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基于信息技术的英语教学方法与改革研究》,发表英文论文“一带一路策略下的中国工程师海外项目的职业英语培训”(加拿大高等教育)。曾担任国家重点项目中国二滩水电站、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的现场专职英文翻译。主要开设“土木工程英语”“工程英语翻译”“船舶与海洋工程英语”“路桥工程英语”“隧道工程英语”“FIDIC施工合同条件”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同时还为中铁集团、中交集团海外项目人才班讲授土木工程英语培训课程。
冯兰,副教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应用语言学硕士,英国雷丁大学访问学者,重庆市外文学会和翻译学会会员,校级语言教育与教师发展团队骨干成员。
主要从事外语教学与研究,研究方向包括:语块记忆策略及元认知策略的运用、语言测试、学术英语写作、ESP教学及ESP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路径等。在国外学术期刊及国内学术杂志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在英国雷丁大学访问学者期间研究成果突出,相继在外语类核心期刊《外国语文》上发表2篇,题目分别为《语块记忆策略对英语听力能力发展的有效性研究》和《元认知策略与听力理解能力培养的相关性研究》。主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课题1项,校级教改课题2项;主研省部级课题6项及教育部课题1项。教学成果突出,曾多次获得重庆市教学竞赛奖励及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学竞赛一等奖;多次获得教学质量专项奖和教职工年度考核优秀;课堂氛围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曾多次获得教学质量网络评估的前5%。主要开设“大学英语”“大学英语提高课程”“研究生英语”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冉秀,日本山口大学博士,现为日本山口大学特约研究员(博士后),重庆交通大学永利69193com(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日语语言文学方向学术带头人。
研究领域为中日现代文学、文学翻译研究。已在《世界文学》《前沿》和《东亚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日本实用导游日语》教材1部;主持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鲁迅小说《呐喊》的日译研究”1项,“口译语料的应用研究”和“日汉谚语对译研究”2项,参研省部级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要开设“鲁迅与日本文学研究”“夏目漱石作品研究”“鲁迅文学的日译研究”和“日语”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
陈潇潇,四川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重庆翻译协会会员。历任重庆轻轨2号线建设现场翻译、日本国驻重庆总领事馆开馆筹备会翻译、重庆广岛友好城市互访交流翻译、日本立命馆大学管理运营干部特别研修现场翻译、日本大阪大学文学研究科客座研究员等。
研究领域为日本近现代文学、中日近现代文学关系、译介学。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8篇,出版译著2部,参加国际会议并宣读论文4篇,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研各级科研项目4项。主要开设“日语”“日本文学专题研究”“日本文学史”和“翻译理论与实践”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陈颐,讲师,四川大学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为英美乌托邦小说、英美科幻小说。已出版专著《20世纪英美女性通俗小说面面观》和《消费文化与英美科幻小说的发展》,并在《四川戏剧》《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 West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篇。主要开设“翻译理论与实践”“基础英语”及“19世纪英国小说”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吴雨,讲师,日本国学院大学博士,现为国学院大学特别研究员。
研究领域为日语语言学,日语教育学。已在《论究日本近代语》《东亚文化研究》和《国学院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等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在日本近代语研究会、日中对照言语学会、东亚国际言语学会等日本知名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6次。主要开设“大学日语”“中日翻译理论与实践”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梁旭璋,讲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系毕业,日本东京学艺大学硕士,日本一桥大学博士。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DC2。
研究领域为日本近世煎茶文化史,日本汉文训读,域外汉籍。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主要开设“大学日语”“异文化交际”等课程。
董春玲,讲师,日本明治大学博士。
研究领域为日本近现代文学、远藤周作的文学、后殖民主义与移动文学理论。已在《社会文学》《跨境》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在中日韩等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上进行学术报告6次,参与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外译项目。主要开设“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专题”“日本文学史”等课程。
高毛毛,讲师,匈牙利罗兰大学博士,波兰罗兹大学硕士。
研究方向为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对比,语言情感分析和语料库语言学。主要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式并运用计算机语言R或Python工具研究并分析语料库。已在国外期刊发表四篇论文。主要开设“英汉笔译”“科学活动与学术规范”等研究生和本科课程。